新闻中心

铜陵声测管价格

作者:admin 日期:2019-04-21
■2005年,在国际上**实现水平距离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2010年,在国际上**实现基于量子纠缠分发的16公里量子态隐形传输■2012年,实现**百公里的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上天,**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整整10个月之后,**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墨子号”遨游太空,牵手“京沪干线”开启洲际量子通信新时代;国仪量子发布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本源量子推出**国产量子控制系统——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国盾量子成功登上科创板受理名单……在,一项项量子前沿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企业拔节壮大。未来,依托量子信息**实验室建设,这里将打造成我国乃至全球量子技术的创新高地。孕育诸多量子科研核心科技成长壮大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探究奥秘,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也投身其中。早在20多年前,中国科大就开始了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2003年就提出利用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方案,并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量子通信的研究。2005年,在国际上**实现水平距离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2010年,在国际上**实现基于量子纠缠分发的16公里量子态隐形传输;2012年,实现**百公里的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充分验证了利用卫星实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在潘建伟的带领下,一项项重要成果相继问世。#震撼的是,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上天,**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整整10个月之后,**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从百公里到千公里的飞跃,“墨子号”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世界上赢得一片赞誉。潘建伟院士团队的成果,连续两年被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点赞”,“墨子号”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带来了#新消息——“墨子号”已能满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他说:“过去两年来,研究人员将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提高约40倍,即每秒传送约40万个密钥,可以满足部分应用部门的安全通信需求,今后,将进一步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其实,在中国科大,有一个量子梦之队,被誉为量子“GDP”,除了潘建伟院士,还包括郭光灿院士、杜江峰院士。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量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和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转变。以“创新”为底色和优势的,孕育了中国量子科研的卓越团队和诸多核心科技,承载着光荣和梦想,蓄势远航。转化新兴量子产业集群在形成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价值,#终要离开实验室,走向产业化。3月27日,上交所公布科创板第二批获受理企业名单,全国8家企业榜上有名,国盾量子赫然在列。作为“量子通信#股”、国内量子领域**独角兽公司,国盾量子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全球首条城际量子通信干线——**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目前,我国已建成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总长(光缆皮长)7000余公里,其中,超过6000公里使用国盾量子提供的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国盾量子是中国#大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不难看出,除了量子创新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筹)在量子领域的基础研究,“量子产业”已在蓬勃发展。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中创为量子……在高新区横贯东西向的云飞路沿线,密集布局着一批量子领域骨干企业,这条道路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量子大道”。作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在高新区,随着量子通信等****的科技成果转化,一个新兴的量子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形成。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拥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达600人,近3年累计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达151篇,雄踞全球首位。另外,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占全国12.1%,排名仅次于,位居全国第二。引领将打造全球量子技术创新高地小小量子,潜力无限。聚焦量子科技前沿,已拥有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科研平台。毋庸置疑,当前,在量子信息领域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优势,但也正受到欧美一些发达**的强烈冲击,必须在**层面、**范围内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潘建伟建议,应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正是我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在高新区望江路旁,从空中俯瞰,一栋H形的大楼正在紧张地施工,这里就是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的探索机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大楼,该研究院正按照**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建设。我国量子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在量子通信等领域已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未来,依托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建设,围绕“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等重大项目,将打造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量子技术的创新高地;围绕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一批企业,培育出若干量子领域龙头企业,引导更多量子技术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高新区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化基地。(记者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