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5日获悉,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委政法委等9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农村青少年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促进农村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据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地区青少年学生缺少关爱,隔代养育、只管温饱不管教育等问题突出,特别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青少年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给农村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荒漠化”。为此,《指导意见》要求,每个乡镇中心学校要建好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有针对性地对有不良倾向等问题的学生采取心理疏导和教育;配齐农村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定期送法进校园,提高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大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正力度,预防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强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法定责任,依法依规处理不履行家庭教育义务、造成青少年学生失学辍学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监护人。 (记者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