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时许,一列装载着“造”太阳能光伏的集装箱专列,从北站物流基地开出,自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据悉,这是今年开出的第100列中欧班列。与此同时,18位来自哈萨克斯坦6大报业、8大电视台的记者和2位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的工作人员,走进中国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中心,通过观看宣传展板和观摩中欧班列装车现场,深入了解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线路站点、运量班次和物流基地建设等情况,一同见证了第100列始发中欧班列的开行。自2013年10月份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长三角铁路中欧班列开行方向、频次、运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助推了“一带一路”建设,描绘出中欧、中亚经贸文化交流的美好蓝图。“2018年,在中国铁路局集团公司和市政府的支持下,货运中心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40列,近6600车‘造’太阳能光伏、液晶面板、机械设备等产品踏上了丝路经济带。”铁路货运中心副主任费康林表示,在此基础上,今年货运中心继续发力,增开班列,实现一周发运6 列,截至目前发送量已达2018年全年发送量的70%。近年来,铁路局集团公司与市政府积极合作,联手打造市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铁路货运通道,2014年6月26日,开通省历史上#列铁路国际货运专列(—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2015年6月正式开行了中欧班列(—汉堡),自2013年11月28日以来,已先后开通了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德国汉堡、杜伊斯堡,波兰罗兹,芬兰赫尔辛基,乌兹比克斯坦塔什干,俄罗斯明斯克、新西伯利亚、锡利卡特纳亚等9条国际班列线路,标志着铁路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参与构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12月12日,**打破“单程车”模式,省**迎来中欧班列(汉堡—)回程班列。目前,中欧回程班列开行步入常态,基本上每周到达1列,来自欧洲的生物医药、特种建材、红酒牛奶等优质货物平安运达,丰富了及周边地区市场。行驶在丝路经济带上的中欧班列像“钢铁驼队”,为市乃至省直接与中亚、欧洲达成经贸合作开辟出重要通道,实现了周边地区与中亚、中欧沿线**贸易的高度互联互通。“货源组织日益丰富,也为今年中欧班列加量提供了保障。”费康林介绍,近年来,、等铁路部门和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以及相关物流企业积极搭建宣传推介平台,扩大货源吸纳渠道,采取“走出去”的宣传模式,积极开辟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以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对省内市、市、市的重点外贸企业推广,省外在苏浙沪等地区推广;国外推介则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加强向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推介,促进双边贸易互动,广泛争取中亚、中欧班列进出货源。同时,铁路部门不断强化班列运输组织,提升运能,确保运输安全、高效、优质。中欧班列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承担大宗货物的“一站式”运输,而且运输成本比空运价格低1/5,效率则比水路高,仅为海运时间的1/4,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体验。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连通欧亚大陆桥的黄金通道,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吕晋 记者 史睿雯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