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扶贫时提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9年3月,初春的陕南,空气中仍然透着丝丝寒意。当清晨的#缕阳光洒在茫茫秦岭时,由西安开往旬阳的列车上,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禾正和科室医生逐一确认此次旬阳帮扶的具体安排。每次前往旬阳,王禾心中都是暖暖的。那里是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亲爱的同事,有牵挂的患者。特别是这次与妻子同行,在对父亲的共同追忆中,接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追寻父亲的脚步接续他未完成的事业位于汉江之滨、旬水之畔的陕西省旬阳县素有太极之城的美誉,这里青山叠翠,绿水绕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的百姓,这里还是革命老区县、***贫困县,一茬又一茬的白衣天使在这里留下了救死扶伤的身影。“如果没有王教授,就没有今天的我。”年近50的旬阳县某中学老师张明朝(化名)至今还记得29年前那影响自己一生的手术。1986年正在上大学的张明朝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损伤,4年里曾进行过3次手术均效果不佳,需要长期佩带“尿袋子”,期间还出现睾丸附睾炎、膀胱结石等并发症,这让他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1990年,王禾的父亲、原西安交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文楷教授正在旬阳帮扶,万念俱灰的张明朝抱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当时的手术助手、现旬阳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赵清安表示,后尿道手术位置深,视野不佳,且多次手术瘢痕较多,即使现在做起来难度都很高,更何况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手术成功了,终于甩掉了几年来形影不离的尿袋子,张明朝欣喜若狂。回到西安后,王文楷还挂念着他,经常写信询问恢复情况。当知道张明朝结婚生子回归正常生活后,王文楷感慨地说,很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看不起病、看不上病,大医院的医生一定要经常往基层跑跑,帮助基层医院提高技术水平。之后,王文楷多次带队到旬阳,开展学术讲座、对口帮扶,#长的一次待了半年时间。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王禾对这个陕南小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2018年6月,唐都医院驻旬阳县医院开展对口支援驻点帮扶工作,王禾#个报了名,在那里生活战斗了整整一个月。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这位技术精湛且没有丝毫架子、总是笑容满面的大专家无一不竖起大拇指。2019年3月8日,作为陕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旬阳行”暨走遍中国前列县(腺)“旬阳站”公益活动的组织者,王禾又一次来到了旬阳,进行学术讲座、义务诊疗、公益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妻子宦怡。宦怡是全军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对泌尿系统疾患CT、MRI的诊断在业内被誉为“黄金诊断”。经常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她,为了这次讲座,专门和旬阳县医院联系,征求意见,看看基层医院真正需要哪些内容,反复修改讲稿,力争把课讲得贴近需要又通俗易懂。王禾说,父亲在旬阳留下了一串奋斗的足迹,虽然人已故去,但事业还在,精神还在。自己曾多次来到这片热土,这次专门拉着妻子一起来这里追寻父亲的脚步,接续他未完成的事业。旬阳县医院领导表示,一家两代三口人都来扶贫,坚守的是一种精神,传递的是一份情怀,这种精神、这种情怀激励着每一个人。【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