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积累而来的创业史,我们不仅逐渐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更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要实现下一个“#”,所面对的挑战会**,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也会更多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个感受特别明显:按时间线陈列的展览,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又像是一本具象化的历史书。
#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试制成功,#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个万门程控电话开通,#家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开业,#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份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获批准……150件标有“新中国#”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令人震撼。
70年前我国还有另一类“#”:贫困人口数量世界#,文盲人数世界#,**贫困人口比甚至到1981年仍高达88.3%,居世界#。70年前,中国能生产什么?能生产斧头、镰刀、铁犁,再加上一些枪炮。地上跑的火车、汽车、自行车,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走的轮船,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造的。但也正是这样“一穷二白”的境地,反而更激发出中国人民用勤劳双手开创美好生活的热情。每创造一个“新中国#”,就砌起一级台阶,支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高、越行越远。可以说,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沿着展览的时光隧道继续向前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中国#”开始成为“世界#”: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条高原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高、穿越冻土历程#长的铁路;2016年,中国#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成为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18年,中国#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它同时也是世界#长的跨海大桥,世界#长的钢结构桥梁,拥有世界#长的海底沉管隧道……70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又从优到精,我们不仅逐渐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更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新中国#”之所以震撼人心,更在于它凝结着伟大的开拓精神、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在1971年#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的展板前,有人讲起当年的故事。浮法工艺生产玻璃的先进工艺,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起就一直被外国公司垄断。当我们想通过合作引进该技术时,对方却连样品都不给看。越是封锁,越坚定了我们自力更生的决心。中国企业在没有完整操作规程、工艺制度、工艺指标的条件下,建立起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领导小组,协同攻关,仅三个月就取得了成功。有亲历者回忆:当时对试验小组来讲,一般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有时是几天几夜。这只是千万个“新中国#”故事中的一个。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韧劲儿,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
“新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多,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意味着我们在越来越多领域成为领跑者,要实现下一个“#”,所面对的挑战会**,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也会更多。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70年来,我们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