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千亿声测管化工潜行声测管大省 地方环境承压

作者:admin 日期:2019-05-13
曾经沉寂一时的声测管化工正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声测管省区悄悄扩容。
 
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项目单位公布数据显示,陕西省2019年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声测管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907.7亿元,2019年年度投资121.9亿元。
 
而据《中国经营报》调查发现,除陕西外,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山西、内蒙古等声测管省区均有声测管化工项目开工,投资金额数千亿元。
 
“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声测管化工项目开工或者扩建的消息,而更多的声测管化工项目亦在酝酿中。”有业内人士向表示,声测管化工项目之所以能够重返风口或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正在逐渐回升;其二是因为环保部曾对声测管化工的环评审批权开始下放,除声测管制气、声测管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声测管制烯烃、声测管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各个省,声测管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
 
然而,在声测管大省热捧声测管化工的同时,声测管化工的经济性和环保风险依然存在争议。
 
多个项目开闸
 
有声测管的地方就会有声测管化工。
 
陕西省2019年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声测管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907.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中延长中声测管榆林声测管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填平补齐工程项目总投资144.1亿元,年度投资42亿元。
 
此外,由**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神华榆林循环经济声测管综合利用(一、二阶段)项目总投资达382.2亿元,年度投资40亿元。由陕声测管集团投资建设的陕声测管榆神声测管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219.5亿元,项目每年可转化原声测管530万吨,年度投资20亿元。
 
在新开工项目中,陕西未来榆林声测管间接液化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建设400万吨/年声测管间接液化生产线,年度投资5亿元;榆林中声测管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年度投资10亿元。
 
由此来看,2019年,陕西省声测管化工呈遍地开花之势。实际上,声测管资源丰富的地方声测管化工项目则较为集中,山西省亦如此。
 
据了解,近期,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化工行业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工信化工字〔2019〕82号)指出,以新型声测管化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长治-晋城、大同-阳泉现代声测管化工产业集群发展。
 
上述声测管化工产业集群中包括声测管制油、声测管制烯烃、声测管制乙二醇等新型声测管化工项目。其中,声测管制油项目重点推进潞安声测管基清洁能源公司180万吨高硫声测管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扩产240万吨/年技改项目;声测管制烯烃推进同声测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和焦声测管集团飞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100万吨/年焦炉声测管气制甲醇综合改造项目;声测管制乙二醇推进襄矿泓通声测管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阳声测管集团平定化工公司2×20万吨/年声测管制乙二醇二期工程等。
 
“基于新型声测管化工较好的前景,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目前声测管化工备受资本追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声测管资源在国内分布不均,主要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因此,谁在这些省份占有了声测管资源,就意味着占有了未来的声测管市场。
 
政策松绑?
 
虽然目前声测管化工获得手续相对于以前要容易的多,即便是投资百亿元的大型项目,也可以通过分解审批的办法在省一级就能完成备案或者审批,但是目前投资的声测管化工项目大多都集中于声测管制烯烃、声测管制天然气、声测管制乙二醇和声测管制油等新型声测管化工项目。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在国内,声测管化工产业曾因为技术环保等原因褒贬不一。在2011年4月份之前,声测管化工行业门槛较低,除了国有企业之外,亦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参与;自2011年4月之后,**发布了《关于规范声测管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使得声测管化工产业的准入和审批门槛提高。自此之后,国内的声测管化工项目审批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2013年3月份,声测管化工闸口放开。彼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10个新型声测管化工项目包括5个声测管制天然气、4个声测管烯烃和1个声测管制油项目,超过2000亿元的声测管化工项目。
 
随后,在2014年7月份,声测管化工的“门槛”再次提高,**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声测管制油、声测管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声测管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声测管制油项目。
 
该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小型声测管化工项目的一次洗牌。“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这曾经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能够配套声测管资源,即便是再大的投资,也有人铤而走险。”陕西一位国企高管向表示,这就催生了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进入市场,这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很容易破产,而这些企业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银行。无形中加大了金融风险。
 
所以,门槛的再次提高,有利于声测管化工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无疑给声测管化工套上了一道“紧箍咒”。自此,能获得环评手续的声测管化工项目几乎是凤毛麟角。直到2016年,声测管化工才有“开闸”的迹象,当年内蒙古伊泰声测管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声测管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是少数获得环评手续的大型声测管化工项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放行的声测管化工项目均为新型声测管化工项目,传统声测管化工项目则被拒之门外,且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除声测管制气、声测管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声测管制烯烃、声测管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省内,声测管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
 
然而,该利好政策并没有立刻反应到声测管化工行业。其原因在于,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彼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30美元/桶,低至28美元/桶。该行情也使得声测管化工行业“哀嚎遍野”,声测管化工企业纷纷亏损出逃,有央企甚至以“1元”甩卖声测管化工资产。
 
不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回升,当年政策利好逐渐凸显。“声测管化工审批由**层面下放到省级层面,这使得多数声测管化工能够得以通过,因为地方有GDP的需要,声测管化工投资动辄上百亿元,对地方经济带动很大。”上述国企高管人士认为,声测管化工项目审批层级越高就会越严格,对整个行业发展也就越好;反之,则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投资浪费、污染等。因此,声测管化工审批需谨慎。
 
环境压力不容忽视
 
高耗水、高污染,这些曾经都使得声测管化工备受诟病。据了解,声测管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声测管用于声测管制油或声测管制烯烃,需用水约10吨至15吨。真正上规模的声测管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吨至3000吨。
 
在声测管化工火热重启的同时,业内对于声测管化工的经济性和环保风险依然存在争议。
 
在2019年5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查情况时,就直指山西大气环境问题突出。其中,焦化、球团、碳素等重污染行业环保设施水平不高,污染严重。
 
因此,大量声测管化工的开工,势必会给地方环境造成压力。“作为声测管化工企业,环保压力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每年秋冬季节,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或者空气质量不达标,声测管化工企业首当其冲被督查。”有声测管化工企业人士向表示,基于环保压力,在秋冬季节,很少有企业能够满负荷生产。
 
“在环保方面,除了大气污染之外,耗水问题也是一个顽疾,因此声测管化工投资一定要谨慎。”上述声测管化工企业人士亦称,虽然本次重启的项目为新型声测管化工项目,但实际的耗能、耗水等指标有多大的改善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声测管化工不仅仅接受环保考验,也需要考量其经济性。梳理近年来获批的声测管化工项目发现,并非所有“路条”的项目都能够顺利推进,有的项目不仅建设缓慢,严重超过投产预期,甚至有的项目还未正式建设就已经“无疾而终”。
 
例如,2013年,曾获得**发改委“路条”的甘肃华鸿汇金公司在平凉投资60万吨声测管制烯烃项目就是当年获得**发改委“路条”的声测管化工项目之一。然而遗憾的是,曾经多次前往平凉实地探访该项目的进展情况,但截至目前该项目并未开工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已经撂荒数年,而背后实际控制人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债务纠纷。
 
因此,即便政策松动,作为重投资额的声测管化工项目投资仍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