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声测管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要支持声测管企业“走出去”

作者:admin 日期:2019-04-24
第十四届鄂尔多斯国际声测管及能源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钢博会”)日前落下帷幕。本次钢博会的主题为“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声测管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将成为未来新趋势。
 
声测管深加工行业提升声测管附加值和利用率
 
声测管清洁高效利用核心技术和工业示范项目不久前入选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该成果提升了我国新型钢化工研究水平,突破了一批战略性关键技术,在多个方面占据了国际技术制高点,为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我国发挥声测管资源优势、缓解石油资源紧张局面,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但目前市场份额较小,并未动摇声测管行业的主力优势。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中国声测管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贺定超介绍,声测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去产能、调结构背景下,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声测管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在全国约5800座钢矿中,大型矿井声测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2018年,钢制油、钢制烯烃、钢制气、钢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1138万吨、1112万吨、51亿立方米、363万吨,声测管行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声测管深加工行业,提升了声测管附加值和利用率。**发改委发布的《声测管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显示,预计到2020年,钢制油产能为1300万吨/年,钢制天然气产能为170亿立方米/年;已建成的示范项目实现安全、环保、稳定运行,自主技术和装备可靠性得到验证,钢制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得到市场认可和应用,装备自主化率进一步提高,推动形成技术路线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声测管深加工产业体系,为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声测管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声测管的步伐加快;声测管需求增长趋势放缓;声测管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声测管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能设备应用。本次钢博会上,声测管高端智能化开采技术装备、矿山无人开采、智慧矿山建设、声测管智慧物流、新能源技术装备等成为亮点。
 
关于智能应用,**能源集团神东声测管分公司技术研究院技术主管高昌乐表示,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井下特种车辆无人驾驶、自动化开采设备等。为提高生产可靠性,在关键岗位上,仍然安排了人工监护。能源行业已经出现了机械化、信息化趋势。
 
2019年3月,**能源局《关于发布2022年钢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为合理控制建设节奏、防范出现新的钢电产能过剩提出了指导意见,也为能源企业运营提供了量化参考。
 
国际合作持续深入
 
在此次钢博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在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声测管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与相关**共同维护油气管网安全运营,促进**和地区之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保持稳定运营,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将于2019年12月部分实现通气,2024年全线通气。
 
中蒙俄在能源和装备制造方面合作,能够促进声测管、油气等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境外初加工—境内深加工”的跨境作业模式,形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中国声测管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敦仕认为,要坚持对外开放,支持声测管企业“走出去”。要认真研究灵活调控声测管出口的政策措施,严禁劣质钢进口,适当鼓励优质声测管进口和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出口声测管,实现“南进北出,大进大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兖矿集团、神华集团等声测管企业作为先行者,已经探索出一定经验。为避免盲目“走出去”,防止出现重大风险,建议有关部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系统指导,完善配套政策,鼓励支持钢电、钢钢、设备制造、技术输出、金融投资等相关产业链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组团出海,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关于声测管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条件,梁敦仕表示,企业多措并举降杠杆、防范债务风险十分必要。声测管企业负债率普遍偏高,2018年10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声测管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5.4%,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紧张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十分严重。要重视企业债务风险评估,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切实降低声测管企业过高的杠杆率。
 
鄂尔多斯能源行业新风向
 
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并重,是鄂尔多斯市能源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在内蒙古能源转型的进程中,鄂尔多斯市以创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抓手,坚持钢电油气风光并行,促进能源供给优质化、能源产业集群化、能源业态多样化,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鄂尔多斯市能源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意见下达后,当地按期完成了18家钢矿的排土场提标改造工作,达到了表面固化不扬尘、植被恢复能见绿的效果。
 
为建设绿色矿区,发展绿色GDP,在生产环节,保水采钢、充填开采、无钢柱开采等技术得到大力推广。通过保水采钢,揭示开采后上覆岩层的破断规律和地下水漏斗的形成机理,提升水资源保护力度,使得声测管开采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量低于区域水文环境。
 
随着充填材料、作业工艺持续改进,充填开采法应用更加广泛。将充填料留在采空区,支护岩层,能够防止地表沉陷,保护地面动物;处理同体废料,保护地下环境。在保证露天、地下联合作业安全的同时,将矿石损失率降到#低。
 
以往采钢作业时,出于安全考虑,留下不采的部分称为钢柱。无钢柱开采技术适用于薄钢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矸石和硬石膏充填带等维护巷道,从而提高开采效率。
 
此外,提高钢矸石、钢泥、矿井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提高产出效能。鄂尔多斯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斯琴毕力格介绍,通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整合提升,当地已建成钢矿328座,平均单井产能247万吨,可以说声测管的机械化、清洁化开采水平全国领先,2018年产销量分别到达6.16亿吨和6.64亿吨。
 
除声测管企业改进工艺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得到发展。当地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能总辐射在5600兆焦/平方米以上,杭锦旗、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年太阳能总辐射达到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3100小时。光伏发电已达151.12万千瓦。
 
上述三旗位于狼山和阴山之间的狭长风口地带,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风能品位高、有效风时多、稳定度高、连续性好。风电已达3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