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7%。其中,出口2.42万亿元,增长0.1%;进口2.12万亿元,增长1.5%;贸易顺差3086.8亿元,收窄8.7%。
值得关注的是,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1万亿元,下降9.4%。其中,出口9227.6亿元,下降16.6%;进口8883亿元,下降0.3%;贸易顺差344.6亿元,收窄84%。按美元计价,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663.6亿美元,下降13.8%。其中,出口1352.4亿美元,下降20.7%;进口1311.2亿美元,下降5.2%;贸易顺差41.2亿美元,收窄87.2%。
谈及2月份进出口增速均为负的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金融时报》表示,出口方面增速出现下降主要是受到外需疲弱叠加春节、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具体来看,美国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4.2,创两年多来新低。欧元区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3,跌到荣枯线以下,降至2013年6月份以来#低。2019年春节在2月初,较2018年提前近半个月,2月份出口会部分提前至1月份,并部分透支了2月份的出口。并且,春节假期历来都是贸易淡季。此外,2018年2月份,进口增速高达43.5%,基数较高。数据显示,剔除春节因素,今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运行表现平稳,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0.2%、7.8%和12.9%。
进口连续3个月呈负增长主要是受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影响。具体来看,中国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进一步降至49.2,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2月份维持在412点左右,同比下降近7%,价格因素对进口造成一定拖累。
但同时也要看到,2月份,我国外贸运行也不乏积极因素。具体来看,一般贸易增长且比重提升。前两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75万亿元,增长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0.5%,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
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前两个月,中欧贸易总值为7376.3亿元,增长8.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2%。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819.3亿元,增长1.9%,占我外贸总值的12.8%。中日贸易总值为3245.3亿元,增长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7.1%。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合计进出口1.28万亿元,增长2.4%,高出全国整体增速1.7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8.2%,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
但我国对美国出口连续3个月下降。2月份,中美贸易总值为5249.7亿元,下降16.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1.6%。前两个月对美国出口下降14.1%,对美国进口下降35.1%。
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0.6%,比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另外,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近6成,钢材出口增加12.9%。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等商品进口量增加。
对于后期我国外贸走势,连平表示,综合来看,预计我国3月份进出口数据或将反弹。